樂魚leyu-智能塵埃來了:無形粒子構建空中監測網絡 泄露隱私?
發布時間:2025-09-19 LEYU
【leyu科技消息】智能手機、智能電視、智能冰箱、智能房門……在萬物智能的時代,似乎什么東西變得智能化都十分合理。不過,大家聽說過“智能塵埃”嗎?這種無形粒子可以構建空中監測網絡,但隱私泄露的風險也存在。
leyu從外媒了解到,微型傳感器技術正將環境轉化為智能網絡。這種沙粒大小的"智能塵埃"能自主采集溫度、濕度、光線、聲音及化學成分等數據,通過能量采集技術(如光能、振動能)實現無線運作。該概念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Kristofer Pister于1997年提出,1998年獲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(DARPA)資助研發,目標為開發體積僅1立方毫米的無線傳感器節點。
這一概念的技術挑戰聚焦于能源與通信限制。毫米級粒子難以容納電池,能量采集依賴環境條件;微型無線電收發器通信距離僅數毫米至厘米。
當前應用領域可覆蓋環境監測、城市基建、工業自動化、醫療、軍事及農業等。例如在精準農業中,數千粒子可實時監測土壤數據。醫療應用尤其突出:"神經塵埃"可通過植入腦部的納米粒子無線監測神經活動,實現微創診斷;"身體塵埃"作為可吞咽/注射的CMOS粒子,能早期篩查疾病指標。
但這一技術亦存隱憂——微粒可能未經許可持續采集數據,其加密薄弱性可能引發巨大隱私風險。
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
-樂魚leyu相關推薦